練習撿起一件想做的事,專注地做,再練習緩緩地放下
我想過去的這三十天,應該是近期以來,於我來說最專注且最持續的一件事情吧!不管是前面的抽牌、亦或是後續的直覺性回覆、最後的文字揉合與整理,對我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維持
我記得在一段時間之前,我跟峰說:欸我覺得我離大家的煩惱好遠喔!聽朋友訴說情場上的冒險、工作上的爭執、家庭裡的爭吵,還有對於自我的質疑,我在聽的時候都覺得我好像跟這些煩惱隔著一道玻璃,一道厚厚防彈玻璃,我聽但是我無法感覺到其中的困擾跟緊繃;該說是因為這已不造成我的困擾,還是因為我會自動把這些問題放在跟我隔一道玻璃的位置呢?
我那時候仔細地思考過這些問題,但暫時也沒有答案,便先放著
然而在這三十天內,我接收到了大量的各種不同的分享,工作、情感關係、個人探索、家人的各種面向都出現在我的面前,這時候我才發現,原來一部分的我之前是厭倦了用一慣的方式,去面對同個問題,所以自動的把問題給隔開 — 反正解決方式就是這樣了,何必呢?
我想之所以我可以開啟走十天的活動、也開始使用牌卡抽排、直覺回答問題,一部分原因應該與我參與了五天的薩滿學習有很大的關係(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,之後慢慢來敘述)我開始「 願意 」讓不同角度的想法走進我的認知裡,我覺得這裡強調「願意」很重要,因為我覺得這些我應該本來就知道了,只是不想聽而已
願意讓不同角度的事物走進自己,開始開啟了不同視野的認知,以及不同層次的認識;我發現這些問題如果只執著於好與不好、選擇A或B,很容易繞著一個圈子打轉,我們都以為在討論問題的時候,是為了找出一個好,但或許我們在追求的是一種和諧,一種在各個層面上的和諧
感謝各位與我走過這三十天,我的世界好像因為這樣的串連而變得更寬廣了呢
#琴床 #陪你走十天 #解憂琴所
🍀 解憂琴所 — 寄封有聲音的信
https://forms.gle/jmp9DqRJaayUUNXA8